引起BB蓄电池自放电的原因有:
由于焊缝裂开或有砂眼很容易使BB蓄电池极柱发生腐蚀。另外,BB蓄电池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活性物质的钝化、电池内部材料的分解变质等都会引起BB蓄电池性能的衰退,使电池产生自放电。自放电测试的方法是,首先将电池充足电,然后在开路状态下搁置一定时间,一般为28天,之后将BB蓄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计算电池容量。在测试前应先测定好电池的实际容量。电池实际容量的测定所采用的充放电条件应与自放电测试时所用的条件一致。
BB蓄电池在不同温度下自放电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温度越高,自放电就越大。引起BB蓄电池自放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电极的腐蚀、活性物质的溶解以及电极上歧化反应的发生等。因BB蓄电池开口的极柱和气塞密封不严、电解液面过高、电流过大及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电解液外漏,因为他是开口结构,电解液外漏是不可避免的。蓄电池开始充电时电压较高,因为失水后的蓄电池相当于提高了硫酸的浓度。由于BB蓄电池的硫酸浓度提高了,所以硫酸盐化相对严重。硫酸浓度高的蓄电池盐化明显,这样更加降低了负极板氧循环的能力,这是由于BB蓄电池极板表面硫酸盐化造成的。
BB蓄电池快速充电诸多优点: 随着维护充电继续,BB蓄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当电池电压超过 9V 时,充电器转入大电流快充模式下,U1C⑨脚(同相端)电位高于⑧脚(反相端),至电池完全充足电后,充电电流仅为 10~30mA,用以补充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U1C 输出高电位, T4 导通, U1D 11 脚电位约为 0.48V,充电器恒定输出约 1A 电流给电池充电。 3. 限压浮充: 当电池接近充足电时,充电器自动转入限压浮充状态下(限压浮充电压设定为 13.8V,如为 6V 蓄电池,则浮充电压应设定为 6.9V), 此时的充电电流会由快速充电状态下逐渐下降。维护充电: 当电池电压较低时(可设定,本电路预设在 9V 以下),充电器工作在小电流维护充电状态下,工作原理为 U1C⑨脚(同相端)电位低于⑧脚(反相端), U1C 输出低电位,T4 截止。U1D 11 脚电位约 0.18V.此时充电电流约 250mA(恒流电路由 R14,U1D,T1B 周边外围电路构成,恒流原理读者请自行分析) 这样才能保证了BB蓄电池自放电的损失,维护了BB蓄电池的特性和使用寿命。